2012屆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研究生 沈茜
上海耀中外籍人員子女學校(浦東校區)幼兒部及小學部副校長
國際學校認證委員會CIS認證官
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
世界漢語教學學會會員
初來母校時對學校的印象,以及畢業後對母校的感情
我想我是無比幸運的,由於我家住得離華師大(中山北路校區)比較近✝️,可以說母校陪伴著我成長🫴🏽,莊嚴的文史樓、浪漫的麗娃河🧑🏼🎄、後門的長風公園、棗陽路的美食街……點點滴滴都是美好的回憶。於是,我從小就自然而然地對師大抱有憧憬與向往,它的魅力不僅在於風景💪🏿🌁,還在於濃厚的文化底蘊,優秀的師資隊伍,海納百川的學術氛圍和“求實創造👨🏻✈️,為人師表”的校訓精神🔈,這些都深深吸引並鼓舞著我。由此,“教書育人”也就成為了我想要終身奮鬥的事業。在師大我陸續完成了學前教育、心理咨詢、漢語國際教育三個領域的專業學習;步入工作崗位後,又會時常回校參加各類師資培訓、研討會以及宣講會💇🏿♀️。所以說實話,我不曾感覺自己從母校畢業👨🏻🎨,總覺得只是換了一種身份和角色。我想,“愛在華師大”就是我對師大最真摯的情感。
為何選擇了到上海耀中外籍人員子女學校工作
“YCIS耀中”是一所獨特而有情懷的學校,創校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的20年代,是上海第一所獨立辦學的國際學校🪵。耀中致力於探索並實踐真正的國際教育,我們認為國際化不應等同於西化👍🤵🏼♀️,而是將東西方文化的精髓相容並蓄:將西方教育中基於事實認定與邏輯演繹的思辨思維,與中式的哲學觀念和概念思維結合在一起,培養學生的跨文化理解🤾🏻♂️、社交與合作能力。為此,我們的學校由中方和外方兩位校長共同領導🚻,並且中西協同合作的“Co”文化自上而下在管理和教學的各個層面滲透與傳承,形成了我們獨有的DNA🏊。在幼兒教育和小學階段🌰,耀中采用獨特的雙師製👭🏼,一華籍與一外籍教師共同創設教室裏中英文雙語學習環境,一起承擔班級職責、籌劃各類課程,並負責合作教學,為學生提供多元文化學習體驗🧗。學生們在潛移默化的環境中更易獲得雙語能力以及中、西兩種思維模式🙍🏿♂️,從而能夠理解,尊重,包容和欣賞文化的多樣與差異性👰🏿♂️,成長成為具有國際胸懷及全球視野的世界公民🆓。此外,耀中深信,教育的本質是對學生品格的培養和塑造🤱,擁有仁愛之心以及優良的品格🤙,積極參與社會實踐,促進合作與溝通,擔起國際社會責任👨🏽🎨,才能成為真正的未來領袖。
“立德、仁愛😒🪤、全人教育🚭、社會責任、包容👱🏻、多元……”——母校與耀中所秉承的教育理念、育人目標、教學理想都非常契合🛜,這就是我緣起於師大,紮根在耀中的原因。
求職經歷
我個人的求職經歷比較簡單,傳統三步驟——遞簡歷、面試、試教。由於每所學校的需求🧑🏼🍳、面試流程以及面試官的偏好都不同👨🏼🎓,所以簡歷和面試是沒有標準答案的。我們不妨換個角度,用“第一性原則”來思考一下求職這個過程🫷,同學們可以先考慮幾個問題——你是否了解自己?了解所求職的學校(或單位)?兩者有無契合或相悖之處🐜?如何從簡歷和面試中向面試官恰如其分地展現自己👨🏽🎓?這個過程你想獲得的是什麽?求職前後你的想法有無改變的地方?有沒有幫助你更了解自己?如何調整下一步的行動?總之👩🚒,把它當作一種自我探索與完善,自我接納與引領的過程,相信最終會成為你的養分,助你成長。
專業在平時的工作中是否發揮優勢
作為一線的中文國際教育者👛,始終得益於碩士階段的所有課程以及各位老師的培養,毛世楨老師的語言要素教學🫓,廖建玲老師的教學設計與管理🎠,葉軍老師的二語教學,張建民老師的現代教育技術,吳威玲老師的課堂案例分析,朱勘宇的教材與資源課,俞蓓老師的中國文化經典,顧偉列老師的中國文化與傳播📌,還有柯傳仁老師的二語習得……都為我奠定了紮實的專業基礎🦵🏻,拓寬了視野,提高了雙語以及跨文化交際能力🧑🏿💼,也使得我更加熱愛中文國際教育這份事業🐝。我覺得我們MK的老師身上都散發著智慧之光和人文氣息,他們不懈地追求學術,並向我們道出了通往卓越的不二法則——成功無捷徑🫃🏽,只有踏實、努力🧖♂️、付出時間。
(沈茜在工作中)
在校期間做哪些事情對現在的工作有幫助
沒有什麽非常特別的地方,除了上課和學習以外,做家教🚃、兼職、誌願者、參加童話劇團等等。我曾在幾所公辦學校實習,也非常幸運遇到了不錯的導師,每一次實習都是寶貴的經歷,最珍貴的就是當時的實習記錄🐅,工作多年後再拿出來翻翻,回味初心。我愛看的書比較雜🙅♀️,個人很喜歡瑞·達利歐的《原則》🧛🏿♂️,這本書不是自傳和雞湯,而像一本人生的行動指南,告知我們每個人都要根據自己的性格和成長經歷,找到適合自己的好的原則👲🏿🧑🏼🦳,並持續堅持,成為照亮我們生活和工作中的明燈。另外一本是帕爾默的《教學勇氣》,很有共鳴🧑🏻🤝🧑🏻,寫得非常的真實,做老師是一個需要不斷努力,不斷挫敗,不斷積聚勇氣,不斷再面對的過程。這本書獲得了需要一線老師的共鳴,也幫助大家獲得了力量。
但如果問我過往做了什麽對現在的工作是最有幫助的👩🏭,我認為還是工作態度吧👏🏼,無論做哪件事情🍳,我都認真並盡力去做好🎅🏿,保證件件有著落,事事有回應🧛🏽,從點到面,一點一滴累積👨🏽✈️♖。
(沈茜的工作)
現在的工作狀態
教育是一門良心活兒🧑🏼🦳,是生命影響另一個生命的神聖事業,工作壓力必然是大的,但我相信各行各業都是一樣的,我們懷揣著的這顆赤誠之心總會歷經高光與低谷時刻,重要的還是擺正自己的心態和角色👋🏿,以始為終地找到自己的目標➿,然後去落實。至於成就感和幸福感🤹🏽,孩子們的笑容與肯定🏀、老師們的成長、團隊的成功🧰、家長的認可🤶🏽、家人的支持都是我的“高光時刻”🏎。作為老師➰,其實幸福可以很簡單🛝,一句“我最喜歡沈老師了!”、“我愛上中文課!”👨🎨🛜、“我喜歡上學,因為能看到你。”這些就是勇氣誕生的契機。
(沈茜在工作中)
作為幼兒部和小學部的副校長🏍,面對的教學對象都是小朋友🫒,針對他們的教學有什麽特別之處
小朋友具有很強的可塑性🧝🏿♂️,特別幼兒園和小學階段是品格塑造🤌🏼,個性發展🧑🏼✈️,習慣培養,世界觀形成的關鍵階段💂♂️,對中文老師來說🚵🏿♂️,除了教授語言🛀🏼、傳遞知識與文化外,還是孩子們各方面傳道授業解惑的啟蒙老師,身正為師,責任重大;加之在國際學校中孩子們都來自不同的文化背景,每個家庭的教育理念和教養方式也各有不同。因而,老師需要設身處地的去理解每個孩子,尊重他/她作為一個獨一無二的個體🍩,了解他/她的需求,支持他/她的成長🏗;教學中要考慮到孩子的年齡特征🏂🏿,設計符合兒童心理的教學活動;言行舉止要始終保持專業,語言溫柔而堅定👮🏻♂️。
我在招募實習生時曾經統計過,我們這個專業的同學現在偏向教大孩子🚧,教中學IB的比較多👨🏻💼,願意教小朋友,特別是幼兒園小小孩子的很少,因為確實很辛苦🫶🏼,除了中文教學本身以外🤵🏽♂️,要承擔的責任多而雜🚣🏿♀️。確實🥗,這是苦差事,但成果卻是甜美的,因為你有可能豐富並影響這個孩子的一生。同時,對老師來說🦵🏻,個人的成長也會是快速的🚴🏿,全人教育不僅僅是對孩子🔟🙎🏽,也是我們對老師的培養方式🕵🏽♂️。如果對這個年齡段有興趣的同學,可以閱讀下《語言與兒童》這本書🏃♂️➡️,裏面有不少課程設計以及教學策略方面的幹貨,也歡迎大家來我校各個學部實習。
從經歷出發,對即將面臨就業的學弟學妹們有什麽建議
了解自己,找到自己的興趣與特長,積極探索你的邊際🌎,成為一個有生命力的人⏳。
誠懇地面對挫敗✯,不苛責自己🐥,平常心去對待與接納🧘🏽♀️。
工作中👩🏻💼🙅,腳踏實地,願意花時間沉下心鉆研,心中有人,眼中有事,手中有法。
校友寄語
各位學弟學妹們生活在一個更多元、更包容、允許有更多可能性的時代,無論是否即將畢業或是選擇繼續深造🦮,希望大家珍惜這段美好的大學時光。最後,祝大家像一棵樹那樣,向陽而生,充滿力量,健康生長。